

新銳藝術家
空間與記憶:香港
Dimensions:東京
2021.08.27 - 10.02

介紹
新銳藝術家的展出機會在世界上極其少見。鑑於美術館的重要性,容易傾向於介紹巨匠、泰斗,當畫廊的規模越大,就越容易成為在市場上備受喜愛的明星藝術家作品展示之處。
正如同每位藝術家都曾有過默默無聞的時期,世界上有許多致力成為專業人士的年輕藝術家,只要一個機會就有可能獲得認可,展翅高飛。我一直希望能找出這些年輕的新銳藝術家。
這次將由我們在參觀大學畢業製作展時發現的新銳藝術家們一同舉辦群展。
正是「無前人氣息的藝術家」「獨特視角、表現方式」才能擴展新現代美術的歷史、市場,我們選擇符合該特質、有趣且能感受到潛力的藝術家。
希望各位在本展覽中能欣賞到我們以開創時代 、學習自倫納德・藤田(藤田嗣治)及具體美術協會「無前人氣息」的視角挑選出的藝術家們所創作的自由作品。希望您會喜歡本展覽。
希望藝術家與藝術愛好者們都能在這次疫情流行之後,擁有幸福的人生,謹此致以問候。
I wish Art will make you happy!!!
白石 幸榮 謹上



空間與記憶
空間的概念不僅是塑造我們生活體驗的基礎,它也被藝術家和作家廣泛探索:從加斯東·巴舍拉的改變了我們的對居住空間的想法和記憶的不朽傑作,到米歇爾·福柯的「所有地方之外的地方」的異邦,以及1960和1970年代的對感知現象嚴密探討的《光和空間運動》。同樣,這三位香港藝術家探討了與身分,夢境和記憶相關的空間是如何被表現,感知和想像的,為反省和沉思開啟了通道。

陳沁昕
陳沁昕的展覽空間是一片純白色——白色的藝術品,白色的牆壁,白色的情緒。整個空間既是一個睡房,也是一個烏托邦似的存在。
筆者了解到藝術家在借這些作品表達自己焦慮與失眠的私人記憶,例如用雪白的密集尼龍纖維構建洗衣板的形狀,同時暗指因焦慮而脫落的長髮;用白色床頭板和霓虹光暈結合,探討夢境、休憩與遐想。
—擷取自HKAGA 筆者 Carol Yuan 之文





陳沁昕
陳沁昕

張施烈
橙色與紅色是筆者最喜歡的顏色。在筆者的感知裡,橙紅色應當是白色的反義詞——後者柔和平靜,前者明亮熱烈。因此,從陳沁昕的白色夢境移步到張施烈的橙紅色房屋中,筆者感到非常驚喜。
張施烈的作品運用了光影、色彩與幾何結構,重繪了他曾去過的一些地方,表達了他的地理記憶。這是藝術家首次嘗試鮮明的色彩表達,但他對於顏色和光線的獨特運用,讓橙紅色的畫面反而展現得柔和。
—擷取自HKAGA 筆者 Carol Yuan 之文








張施烈
張施烈

鄧廣燊
在鄧廣燊的石墨作品中,筆者讀出的便是絕望與希望的碰撞。
鄧廣燊的作品主要重塑的是他個人以及香港一代人的記憶:上世紀中國移民通過水路偷渡至香港尋求自由。作品的整體色調是灰黑色的,一眼望去是沈悶的絕望感,正如在海上漂泊的移民者曾經歷過的那樣。然而這個過程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過程,只要登上岸到達入境處的窗口,便是新的未來。
—擷取自HKAGA 筆者 Carol Yuan 之文






鄧廣燊
鄧廣燊


Dimentions

鹽澤凱倫
Karen Shiozawa (1998-, Japan)
Musicians in the Dark of Night
2021 Panel, Oil, Acrylic, Alkyd resin, Co-seal 41.0 × 31.8cm
More InfoIn the farthest reaches of the earth
2021 Panel, Oil, Acrylic, Alkyd resin, Co-seal 19.0 × 27.3cm
More InfoMusicians in the Dark of Night
2021 Panel, Oil, Acrylic, Alkyd resin, Co-seal 41.0 × 31.8cm
More InfoIn the farthest reaches of the earth
2021 Panel, Oil, Acrylic, Alkyd resin, Co-seal 19.0 × 27.3cm
More Info








鹽澤凱倫
鹽澤凱倫

菊野祥希
Yoshiki Kikuno (1998-, Japan)
雖然從平面的表情上難以想像,但在那描繪的軌跡下帶著影子。
確認作品的標題後,寫著絲網印刷,又再次讓我感到驚訝。
絲網印刷一般是為了能同時印刷多個同一事物的技術,主要是為了能將印刷的資訊傳達給多人而發展至今。利用此技術來進行立體印刷時,理所當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對技術原有的目的置之不理,貫徹於自己的講究來創作作品正是我對菊野產生的第一印象。
當我與他交談時,他告訴我作品的版型一旦製作完畢就不會再使用。
在生產性隨著時代越來越獲得重視的現在,作為一位非常追求逆行行為的畫廊主,像這樣讓我非常想介紹給收藏者的藝術家可是非常的稀少。







菊野祥希
菊野祥希

寺倉京古
Miyako Terakura (1994-, Japan)







寺倉京古
寺倉京古

具志堅詩織
Shiori Gushiken (1998-, Japan)
具志堅的畢業創作作品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幅巨大的「女孩」壁畫,並且宛如被這女孩體內的小小女孩所發出的大叫聲所刺。作品所散發出的感性極度可愛。
可可‧香奈兒也曾為了女性的時尚,與受社會與標籤束縛的時代對抗。如同在贏取現代自由女性形象上做出貢獻般,具志堅的繪畫在應該讓女性從目前仍存在的偏見和標籤中解放上展現存在價值。
以女孩風的流行風格展現的少女非常可愛,不關心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一心追求自己所想的女孩樣。
克服「女孩應有的樣子」這個標籤,無論怎樣的穿著、外貌與髮型,只要可愛就好這樣的極端觀點,對於在享受女孩風上說不定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在追求女孩風上能跨越各種障礙,讓未來的少女風格有真正的選擇自由。雖然是非常可愛的聖女貞德,仍期望著勝利。











具志堅詩織
具志堅詩織

今宮 有葉
Ariha Imamiya (1996-, Japan)
在空間中的時間,我以一種新的方式享受了一場演奏會。
空間與藝術的共生。尚未確立的新流派會被如何實現,並不在已確信且獲得理解的領域之中。
相反地,我認為這是一個透過大量反覆試驗及實驗作品的累積,進而被開拓新表現方式的市場。
我喜愛音樂。悲傷時聽到音樂能讓我變得樂觀,想念時聽到音樂會讓我想大叫。它從耳朵震撼我們的感官,有時會撼動我們的情緒,甚至影響我們的人生抉擇,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嘗試在音樂加上視覺及空間,或是相反地,是否會有視覺受到音樂影響而產生的表現方式。音樂與藝術共生的新流派確立將與今宮作為一位藝術家是否有所成就相關。
今宮不僅製作工作室,還與瞬間藝術的演奏相對立,即使是瞬間藝術的表演也賦予了作品形式。
將瞬間藝術(演奏和表演)作為永久藝術(作品)呈現,或是在工作室製作音樂與空間共生的作品肯定會對22世紀和23世紀的表現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此般未來的意義上讓我非常期待這位藝術家的成長。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開頭1〜4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6 41.0×41.0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5〜8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8 45.5×45.5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9〜12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
S8 45.5×45.5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13〜16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12 60.6×60.6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17〜20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8 45.5×45.5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21〜24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12 60.6×60.6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25〜31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20 72.7×72.7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32〜34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12 60.6×60.6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50 116.7×116.7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開頭1〜4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6 41.0×41.0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5〜8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8 45.5×45.5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9〜12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
S8 45.5×45.5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13〜16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12 60.6×60.6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17〜20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8 45.5×45.5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21〜24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12 60.6×60.6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25〜31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20 72.7×72.7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的第32〜34小節部分。(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12 60.6×60.6 cm
弗烈德烈克‧蕭邦作曲「夜曲 第二號 降E大調 作品9-2」共34小節
2021
Panel, paper, acrylic
S50 116.7×116.7 cm















今宮 有葉
今宮 有葉

坂本 愛佳
Manaka Sakamoto (1998-, Japan)
坂本的繪畫本質原本應該是「獵奇(指血腥、殘酷)」。手、脖子、血。描繪的內容越是真實原本應該越會讓人感到害怕。但是坂本的作品帶給我「美麗」的印象。
本應是獵奇的東西卻被畫得讓人感受到美感。坂本本人在描繪獵奇與美麗之間「邊界」的品味非常傑出,令人感動。
如果這是個夢,獵奇的夢境也會讓人感到開心愉悅。不必因此覺得憂慮。
從坂本的繪畫中學到的感性,是將獵奇的東西轉變成美麗的世界。塔羅牌占卜的預言性雖然包含著正面與負面,但總是美麗且激勵著我們挑戰未來。坂本的繪畫宛如發揮著如塔羅牌占卜般的作用。
我想從資深藝術家的作品表現引用兩個現象。
安迪‧沃荷的電椅:「透過反覆觀看悲慘的事物,便會習慣且變得不那麼悲慘」
羅納德‧溫杜拿的觀察作品:「大半的人類實際上都生病了」
我認為在疫情大流行的現代,我們可能會面臨一場悲劇及大半人類都在生病的未來。
當您觀看坂本的繪畫時,若能從獵奇之中發現美,從陰暗之中發現光明,那麼她的繪畫本身就有可能成為一種藥、疫苗,甚至是一種世界所需的物品。因此我在期待她的未來發展的同時,想向各位推薦她。







坂本 愛佳
坂本 愛佳

谷村・麥菁・羅曼娜
Romana Machin Tanimura (1998-, Japan)
小時候,我每天都會跟朋友一起玩玩具。小男孩的腦海中大部分都被超級英雄為了守護世界和平,與邪惡對戰的情節所佔據,並且會為此編造故事,每個人都是一流的編劇。
鹹蛋超人、假面騎士,怪獸、怪人的玩具為軟聚氯乙烯材質,這些玩具都是每個小男孩自己的寶貝跟超級英雄。
Romana以軟聚氯乙烯為媒介製作的作品,會激發「男孩」的英雄主義。
據本人所說,她是從昭和的英雄主義獲得啟發。
雖然這是從幼態延續(Neoteny;雖然孩子氣但包含美麗與快樂)的角度,但我認為這是現代潮流之一。
在網路的世界中也著眼於如電影「一級玩家」般的元宇宙(Metaverse)構想,沒有幼態延續就無法建構世界觀。
去除孩子氣,感覺我們將面臨一個無論是社會的世界觀、此設計甚至是交流都無法實現的時代。
雖然這是我個人的感覺,但是在虛擬化身將成為大家的偶像,甚至是個人時尚的不久的未來中,Romana所展開的英雄作品,作為新現代藝術與其完美結合,感覺有助該世界的創造。
我對這樣不久的未來抱持著期待。
希望您能盡情欣賞擁有前人遊玩過的背景,卻沒有前人氣息表現的藝術。









谷村・麥菁・羅曼娜
谷村・麥菁・羅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