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碩士班新秀聯展
2018.07.28 - 08.19
開幕酒會: 07.28
白石畫廊榮幸地宣布,2018年7月28至8月19日將在忠孝空間,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五位新秀藝術家,舉辦聯展 —「混感」。
在流通機制與攝像機具分別產生集中化、分子化的當下,兩者的拉鋸使居間的觀看主體徹底碎裂化了。明顯的,個體不再只是影像技術傳播接收端失能的觀視者,也同時是媒體配置下徒勞的生產者。若說影像本身即是一部造反的歷史,在今日面臨的困境,是影像的徹底失控,影像和眼球的數量差距,使眼球被影像高密度磨蝕,讓人的觀視經驗普同化,也讓刺點消逝、亦使感知越趨稀薄。
在此,視聽媒體裝載的巨量影像所引發的感知衝擊,使人失去沉浸與專心、注視的動能,讓影像成為一個歷史的難題,也是災難本身。因此,在感知層面上,我們思索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分心(distraction)感知的路徑,能否開啟某種瞄視、旁視、無視、迴視、餘光式的感知方法。然而,當代的境遇更為複雜,「無所不感」不只是取得工具性的影像技術與對媒體流通系統的控制能力,也非單一或雙向的訊息接發者,而是藉由多向、混向、發散性的感知力,進而更為全面性的形成散漫游移的「層疊視線」與「混感」。
本次在白石畫廊的展覽,試圖從五位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實踐,探究一種透過「大量分心」而形成的「混感」。在面對城市空間中的基礎建設、燈光元素、液晶介面、影像、數位空間時,藝術家的「觀察」如何在各個維度的空間滑動中,形成自身的觀視位置。
在林奕碩《停車場》計畫中,藝術家以車燈揭曝黑暗的空間,帶觀眾進入夜遊的視線中,以燈光凝視夜裡民居的異色燈暈,這種「夜路觀察學」觸及了光作為影像可視性條件的隱喻。在張舫少芹的系列作品中,藝術家藉由在台灣城鎮漫遊的經驗,將街區、鬧區因為車速而變形的景物,運用網版的特性,捕捉移動、散漫、瞬間性的畫面,截取高速移動中難以撇見的風景。黎俊澤的《動物素描》透過街上「尋屍」的經驗,捕捉被車輛輾壓後的生命痕跡,以拓印的手法,將道路上被壓扁的動物屍體過渡到平面空間,讓扁平化的身骸形成視覺上弔詭的影像經驗。張子賢的系列作品,透過手工描摹、電腦計算、偶發等各種方式變造成的圖像,藝術家將瀏覽網路的視覺經驗轉化成獨特的觀覽平面。Jesse Cizauskas(司馬俊)的系列作品,透過影像與數位空間的「再素描」,將符號、標誌、建築及廣告進行重製與挪移,企圖將所構想的世界與現實接軌,探討社會標示系統的運作與意識形態。
展覽一方面透過作品的散置,嘗試形成多種影像經驗本身的交織,另一方面,也藉此重新檢視「眼球世代」的年輕創作者,面對當前的視覺經驗,如何思考影像與自身的關係,影像又以何種觀念呈現在多重媒材之中。 (文 / 梁廷毓)
Taipei ZhongXiao
13F, No.7, Sec. 4, Zhongxiao E.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Tel: +886 2 8751 1185
Opening Hours: 12:00 - 19:00
Closed: M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