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從具體第二代藝術家前川強的作品中看日本特有的形式美
GUTAI STILL ALIVE 2015 vol.1
11/35
“TSUYOSHI MAEKAWA: The Pioneer of Postwar Japanese Art” Whitestone Gallery Taipei
本系列企劃為您推出關於具體美術協會的書籍《GUTAI STILL ALIVE 2015 vol.1》的數字檔案。第11期關注具體美術協會第二代藝術家、一生都使用麻袋布進行創作的前川強。策展人兼美術評論家加藤義夫以其獨到之見,為您介紹前川強探討載體本身物質性的創作方法、表達方式的轉變、以及前川作品的魅力。
具體第二代藝術家前川強 表達方式邁向新的方向——探討載體本身物質性的方法
加藤義夫
(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享譽全球的日本戰後前衛美術團體之一、具體美術協會(簡稱具體),由吉原治良率領,於1954年在兵庫縣蘆屋市成立,持續活動至1972年。但隨著吉原於1972年去世,延續18年的活動畫上了句號,具體協會也就此解散。
協會的名稱是其願望的表露,即「希望具體地出示證據,以佐證我們的精神是自由的」。集結在吉原麾下的一群阪神地區的年輕人實踐了吉原的教誨,將行動繪畫和行為藝術作為了自己的藝術表達方式。吉原告誡他們「絕對不要模仿他人」,「創作出前所未有、橫空出世的作品來」。
白髮一雄半裸著身體在泥巴中摸爬滾打並用腳繪畫,元永定正用潑灑手法作畫,村上三郎以撕紙的行為藝術而名揚四方,嶋本昭三用大炮瞬間繪畫,並用注入顏料的瓶子砸出作品,田中敦子則穿著電氣服登台表演等等,這些男男女女都以奇思妙想的方式成為具體的核心成員。該團體從成立的第二年起開始持續發行機關雜誌《具體》,並在兵庫縣蘆屋公園舉辦了「挑戰仲夏的現代藝術野外實驗展」。1957年,他們在大阪產經會館和東京產經禮堂策劃了「使用舞台的具體美術」活動。1962年,他們對吉原收藏的一個老式倉庫進行改造後,在大阪的中之島開設了「具體美術館」,並使其成為「具體」的創作據點,馬不停蹄地舉辦了成員的個展。協會成立當初的成員為17人。如果將這些初始成員稱為第一代的話,那麼在60年代初,幾位極具潛力的新人在暌違許久之後成為新的成員,他們被稱為第二代。
其中之一是1936年出生於大阪的前川強。前川1955年畢業於大阪市立工藝高等學校圖案科,1959年師從吉原治良,參加了第8屆具體展,並於1962年成為具體美術協會會員。從那時起直到具體的解散,他參加了所有的展覽。
具體第一代的作品通常被稱為不定形繪畫或行動繪畫,具有較強的抽象表現主義傾向。然而,前川著眼於繪畫的物質性,比起探討行為和繪畫的空間性,更重視向探索繪畫媒介和載體本身物質性的方向擴展,並創作了此類作品。60年代初期的作品,用油畫顏料在粗糙的麻袋布上著色而成。通過全面凸顯媒介本身的物質性和色彩,將質感和色彩發揮到極致,成功地實現了獨具一格的表達方式。 麻袋布這一媒介在前川採用之前,就已被一些20世紀的美術巨匠運用於作品中。這些巨匠包括西班牙的胡安·米羅、瑞士的保羅·克利以及意大利的阿爾貝托·布里等人。特別是50年代布里的著名作品《麻袋系列》,通過將麻袋布這一媒介的質感和觸感原封不動地貼在畫面、用穿孔、切碎、縫合等方法,創作出了具有物質性的繪畫。
然而,不同於布里的手法,前川作品的特點是:在麻袋布的畫面上用Bond黏合劑加工出了彷彿是地圖上用於標出地形等高線一樣的有機而凹凸不平的浮雕式形狀,並用油畫顏料進行著色,在充分發揮媒介物質性的同時,創作出也具有繪畫性一面的作品。凹凸不平的優美浮雕曲線的重疊與連續性,使人感受到大地和自然所具有的生命的律動,同時也讓觀賞者聯想起蜿蜒的河流和植物的葉脈。這一時期的作品,即1960年到1963年創作的作品,有許多都被國立國際美術館等日本國立和公立美術館所收藏。這些作品之所以被廣泛收藏,其理由除了前川作品的獨特性之外,可能還因為考慮到它們是具體美術協會鼎盛時期的作品。
具體美術協會解散後,前川的作品出現了變化的徵兆。他進一步精煉了具體時期的作品,接連獲得了各種獎項,例如在1981年在《第15屆現代日本美術展》中獲得了東京都美術館獎,1982年在《第4屆日本EMBA獎美術展》中獲得國立國際美術館獎,同年在《第14屆日本國際美術展》中獲得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獎,在《第5屆現代日本繪畫展》中獲得大獎等。
這就是也與現在的風格傳承相聯的,將細線編織進布料的作品。與同時具有奔湧不息的能量和大膽震撼力的具體時代的作品不同,這一系列作品採用了極富計劃性的製作方法,創作出了由精心計算的構圖和細膩的陰影演繹而成的單色畫面。
從60年代到80年代的一系列作品有時會讓人聯想到日本的史前時代美術、即繩文時代陶器的花紋圖樣。據認為可追溯到大約1.2萬年的日本的陶器堪稱世界上最古老且獨一無二的造型物。從這些陶器的出現算起大約8000年後,繩文陶器幾乎傳遍了整個日本列島。其中,越後(今新潟縣)的火焰形陶器的風格在繩文時代中期表現出一種遠離實用的形式美和花紋圖樣,從中可以感受到古代日本人呈現出的藝術原風景。前川在具體時代所表現出的奔湧不息的能量和大膽的造型,使人聯想起這種火焰形陶器的形式美。在具體美術協會解散後製作的將細線縫在布料上的作品,與繩文時代中期的曾利式陶器(於今山梨縣)的重弧文形象重疊相似,重弧文是指按照精心計算的比例,通過反復疊加弧線而形成的端莊秀麗的紋飾圖樣。 前川是否直接受到繩文時代中期陶器的影響尚難以確定,但我認為在堪稱日本特有形式美之源泉的繩文陶器的花紋圖樣中,可能有他造型思維的原點。如果說前川的身體里蘊藏著一脈相承的繩文的審美意識和美學的話,那麼其DNA似乎已超越時空而重生於現代。前川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創作源泉,可能就在這裡。
另一方面,從1990年代進入2000年代後,前川的作品中綻放出鮮艷的色彩之花。這是使用了紅黃藍三原色的丙烯顏料呈現出的強烈而輕盈的色彩。它們或許是試圖將光本身捕捉到畫面上的嘗試。 它們是似乎從物質性和觸覺性轉而意識到視覺性和空間性的作品群。但近年來,前川再次回歸到具體時代的使用麻袋布和油彩創作的單色作品,彷彿是在實踐佛教思想中的轉世輪回。 經過半個多世紀後再次回歸到原點,並迸發出創作激情的前川作品,令人們的期待值更加高漲。
(刊登於《畫廊月刊》2013年6月號)
*文中提到的資訊是文章發佈當初的情況,某些部分也許已與現狀有所不同。
ARTIST
RELATED ARTICLES
-
行動繪畫的真相 | 嶋本・白髮的精神與國際聲譽
2023.08.31
訪談 -
在香港探索巴黎畫派畫家藤田嗣治的傑作
2023.02.10 香港
ART NEWS -
50 Years Since the End | The Gutai Art Association as seen at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rt, Osaka
January 4, 2023
ART NEWS -
Musée Soulages Exhibition “Gutai, l’espace et le temps” (Gutai, Space and Time) and its Significance
A New Appreciation Contemporary Japanese and Asian Art
4/23